更新時間:2023-03-05 21:00:27作者:潘星教育網閱讀量:58
*本文系作者2021年4月23日于2021年江蘇省小學道德與法治優質課展評研討活動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自2019年秋季學期統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全面使用以來,一線教師和教研員通過實踐探索積累了很多有效落實教材理念的教學策略,當然也還存在一些教學問題需要繼續探索。本文結合2021年江蘇省小學道德與法治優質課展評研討活動上的課例,通過對這些課例進行深入的分析,談談有效落實統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理念的教學策略。
01
如何落實班本化教學理念
班本化教學是魯潔先生所倡導的理念,它是生活化教學的深入。自新課改以來,我們一直強調教學要回歸兒童的生活,經過20年的努力,教師已有意識地讓這門課貼近兒童的生活。雖然統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精心選擇了范例,但隨著教材的全面使用,因為其容量有限,在面對全國的兒童時,教師仍要面臨教材如何適應執教班級學生生活的問題。所以,魯先生在編寫教材時就提出了“班本化教學”的理念。如何有效落實班本化教學理念呢?
其一,搭建支架并發掘執教班級的生活資源。比如,對于“堅持才會有收獲”“我是一張紙”“傳統游戲我會玩”這些課,雖然教材中提供了不少的范例,但要想落實班本化教學的理念,教師在上課時就不能局限于教材的范例,而要向學生追問這樣一類問題:“在生活當中你堅持了什么?”“在生活中你發現了紙的什么功能?”“在生活中你玩過什么游戲?”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支架性問題或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比如,在“我是一張紙”一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上課的教室中找紙,在教室找完之后,再讓他們尋找校園中的紙,最后再尋找周邊生活區域中的紙。這樣的設計為學生搭建了一個空間性的支架,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教師也可以在教室、校園或生活區域中拍攝一些與教學主題相關的生活素材,以便在課堂教學中使用。
其二,通過課堂指導學生回歸生活,實現生活的持續建構。班本化教學的落實還體現在讓教學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實現生活的持續建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后給學生留一些需要繼續去探索生活的實踐性任務。比如,在“小水滴的訴說”一課中,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究哪里有浪費水的情況以及如何節約用水,以此為下一課的教學作好生活準備。這樣的設計能使教學形成一個源于生活、回到生活的循環。雖然再完美的教學也不可能解決所有的生活問題,但是這樣一環扣一環的設計能不斷地深入兒童的生活,并引導他們持續建構。
02
如何落實體驗式教學理念
體驗是人們獲得情感和價值認同的重要手段,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側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課程而言,體驗式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其中不僅涉及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而且涉及一些科學相關的內容,對于這些內容,教師很容易把它們上成科學課。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這些教學往往停留在知識層面,而沒有借助知識或活動喚醒學生相關的生活經驗,進而在體驗中通達情感和態度的認同。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有效落實體驗式教學理念呢?
其一,通過體驗活動賦予學生新的生活經驗。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要回歸兒童的生活,但是兒童的生活經驗是有限的,他們在很多方面是沒有相關的生活體驗的,這就需要教師設計一些體驗活動讓兒童獲得相應的體驗。比如,在“我是一張紙”一課中,教師可以設計“舂搗”的體驗活動,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體驗到勞累,進而在勞累中去體會一張白白的紙的制作需要經過很多的工序,而且每一道工序都要付出很多的勞動。雖然學生沒有造紙的生活經驗,但是通過這一體驗活動,學生就有了體驗。
其二,通過輔助性的體驗活動將抽象的知識概念轉化為直觀的內容。比如,對于“小水滴的訴說”一課,雖然在書本中我們可以找到可用淡水資源在總體水資源中的比例等相關數據,但是學生可能只是知道這一客觀的數據,卻對它沒有切身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進行創意設計,即通過體驗的活動將抽象的知識概念轉化成學生可以直觀感受的內容,以此讓學生獲得價值認同。比如,一位教師利用切蘋果的實驗,即一個蘋果代表地球所有的水資源,先讓學生切掉海洋水,然后切掉冰凍的淡水,再切掉被污染的淡水,最后只剩下一點點蘋果(可用淡水),此時教師追問:“你們還想切嗎?”學生紛紛表示不想了。教師通過輔助性的體驗活動,讓本來很抽象的數據變成了可以直觀體驗的內容,易于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
其三,通過體驗活動間接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比如,在“傳統游戲我會玩”一課中,教師可以選擇多種傳統游戲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體驗,使學生不僅體會到傳統游戲的趣味,還體會到傳統游戲中包含的智慧和文化,進而認同傳統文化,通過游戲這一愉快的教學過程,間接實現課程相應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03
如何落實自主道德學習理念
在統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過程中,編寫專家強調要“以學習活動為中心”來建構教材,那么相應的教學也應該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活動中落實相應的價值目標和知識技能目標等。
其一,重視課前和課后的調查、采訪等實踐性作業。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前的小調查或小采訪任務。通過自主性學習,學生可能在課前就已經對課程內容有了比較深的認知和體驗,同時也有了更多的生活經驗,為課堂學習作好了充分準備。教師除了在課前布置這些實踐性作業,還可以在課后布置相應的實踐性作業。比如,在“傳統游戲我會玩”和“我是一張紙”的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完成相關的調查統計表,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自主道德學習的理念。
其二,重視課堂上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比如,在“我是一張紙”一課中,教師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各種類型的紙,還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關于紙的學習資料包,讓學生通過看、摸、聞對紙有更深的了解,并認識到生活中原來有這么多類型的紙、紙有這么多的功能等等。
其三,重視價值觀念上的自主生成。如果說以上兩個方面的自主道德學習是比較容易做到的,那么更難做到的是價值觀念生成上的自主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直接給學生強制灌輸某些觀念,而是讓學生在充分表達、對話和探究的基礎上自然地獲得一些體驗或得出一些結論。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而言,其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在學生獲得體驗或結論前,教師往往已經搶先獲得了,并把這些體驗和結論直接傳遞給學生。事實上,教師的這些答案可能是其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預設好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先懸置價值觀,要敢于讓學生自主發表意見,獲得自己的體會。
04
如何避免簡單化地處理教學目標
統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強調教學關注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真實體驗,這就要求不能簡單化地處理教學目標,因為生活和體驗都具有復雜性。
其一,避免教學目標的超前落實。以“我是一張紙”一課為例,在學生體會到造紙不易之后,教師不能直接倡導學生節約用紙。事實上這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因為造紙不易并不是節約用紙的最主要原因,很多地方大量用紙反而是合理的,比如用紙制品替代塑料制品就更加環保,再如閱讀紙質書比閱讀電子書更能保護眼睛。我們之所以要節約用紙,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中存在浪費用紙的現象,即不合理用紙的現象,而這是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所以教師不應該在第一課時就倡導學生節約用紙,而應該在第二課時探究生活中浪費用紙之后,才生成節約用紙的價值取向。
其二,避免教學目標的表面化。比如,在“我的環保小搭檔”一課中,學生需要進行“環保小搭檔”的展示,但展示的意圖是什么呢?它指向的教學目標又是什么呢?展示“環保小搭檔”的意圖是希望學生通過“小搭檔”這個切入點,思考在生活中為什么要發明這個“環保小搭檔”,以及其在生活當中發揮了什么樣的環保作用,進而讓學生體會到雖然自己只是小學生,但也能在生活中踐行環保。因此,這里不是為了展示而展示,而是要去追問“環保小搭檔”背后的生活經驗。如果教學僅僅停留在表層的為了展示而展示,那么在課后并不會對學生的生活產生進一步的影響。
其三,避免教學目標的粗放處理。比如,在“我是一張紙”一課的“紙來之不易”教學環節中,教師讓學生通過“舂搗”活動體驗到了造紙的不易。但是在比較古代造紙和現代造紙時,學生卻認為現代造紙容易,因為曾經的體力勞動都被機械所替代了。為什么學生的回答會出乎老師的意料,是因為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沒有理清古代造紙和現代造紙之間的差別。如果說古代造紙不易主要在于需要付出很多體力勞動,那么現代造紙不易則主要在于需求量大引起的資源匱乏。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對這一問題進行細化處理,就不太會出現學生跟教師“唱反調”的情況。
05
如何通過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實現教學目標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生成,重視課堂對于學生生活的實質性影響。因此,在課程的教學中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很重要的。如果教師能有效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學目標就會較為容易實現。教師要想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就必須找到那些可以喚醒他們經驗的范例或活動。如果教師無法喚醒學生生活經驗,學生就會覺得這課沒有意思,跟他無關;如果教師喚醒了學生的經驗,學生就會積極投入其中。
其一,教師的引導性范例要關注多個維度。以“堅持就會有收獲”一課為例,學生之所以難以在自己的生活中體會到“堅持就會有收獲”,可能是因為教師所提供的范例僅進行了單一維度的引導。比如,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但展示的主要是學生的特長和技能,然而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有特長和技能,這樣的啟發就具有一定局限性,會造成很多學生的生活經驗沒有被喚醒。
如果我們仔細揣摩教材,會發現教材所提供的堅持維度是很多的,比如堅持澆一盆花。事實上,在學生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關于堅持的經驗,比如,在做數學題時,有些學生遇到難題就想放棄,但是他堅持下去,也許真的能解決難題。當然,課堂上出現學生思考維度單一的問題,不一定是因為教師提供的范例維度單一,也可能是因為學生只認識到其中的一個維度,這時教師可以補充一些其他維度的范例,以此來喚醒學生類似的經驗。在“堅持就會有收獲”一課中,如果能夠從多個維度展開“堅持才有收獲”這一主題,學生就會被喚醒更多的經驗,也會有更多的課程收獲。
其二,教學要聚焦在學生有豐富經驗的維度上。比如,在“小水滴的訴說”一課的“水資源很重要”教學環節中,教師讓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自主學習,分別研究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和其他用水。但是,由于學生最有生活體驗的是在生活用水方面,而非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和其他用水方面,因此這樣的環節處理就會出現問題。教師應該在生活用水方面挖掘并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而讓學生體會水的重要性。比如,如果學生在生活中遭遇過停水,就能體驗到沒有水洗東西、沒有水洗澡的不便之處;如果學生在運動時忘記帶水,就能體會到缺水帶來的難受的口渴感受。如果教師能把學生的這些經驗喚醒,再從這些日生活用水的體驗拓展到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和其他用水,那么不僅可以讓教學呈現出兩個層次,而且更能讓學生體會到水的重要性。如果教師能細化目標,又能充分挖掘并喚醒學生豐富的生活體驗,那么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一定能夠更加深入學生的心靈。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部分內容為互聯網整合,文中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為您推薦
小學生四年級作文大全400字左右_小學生四年級作文大全400字左右秋天的樹葉作文
【考壹佰導讀】在寫景的文章中,情是景的靈魂,景是情的依托,情與景自然交融,才能寫出好文章來。以下是考壹佰為您整理提供的《小學生四
07-22
小學成績具有一定的欺騙性_小學成績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家長無需過度關注
6-12歲,是閱讀能力(即學習能力的基礎)長足發展的最黃金時期,這六年,可以說,什么都沒有海量閱讀、大大提高閱讀能力更為重要。而這些孩子
07-22
濟南一小學生公交車上寫作業_某論壇發布一篇名為公交車上寫作業的孩子傷不起
6月19日,濟南市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全市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局部地區可達42℃以上。為保障市民高溫天氣安
07-22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作文_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作文范文
可愛的小白兔我家養了一只可愛的小白兔,我可喜歡它了!這只小白兔長得可漂亮了,它的毛密密的,軟軟的,兩只雪白的耳朵長長地耷拉在腦袋上
07-22
精品文章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