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06-04
06-04
06-04
06-04
更新時間:2022-02-21 14:28:20作者:潘星教育網閱讀量:856
06-04
06-04
06-04
06-04
06-04
從學校畢業工作至今,已經有七八個年頭了。越來越有一個深切的體會:我們之間的能力都差不了太多,那人與人之間究竟差在哪里呢——就是做事情的細節。
細節里,藏著你的能力。
看了一個職場類的節目,叫《職場是個技術活兒》,里面呈現了滴滴、奇安信、小米、貝殼幾家公司的實習生的表現。這些實習生都來自國內名校,有些是碩士生、博士生,履歷很漂亮。
但是初入職場,大家的差距很明顯就暴露出來了。
在一些技術類公司,比如奇安信、小米,技術背景的學生會比較吃香。但是也不絕對,得看崗位,有些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他多年養成的思維方式,不管對于做什么工作,都是很有幫助的,比如有一個北師大法律專業的碩士生,他想問題、做ppt、匯報等,邏輯性很強。
這也說明,在大學里,還是要好好讀書,總是有用的。
這些公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工作成果的呈現,經常會用到ppt。所以,做ppt是基本功。
也有一些實習生剛進去的時候,很不擅長做ppt。但是一個多月下來,也能磨得差不多。
做ppt之前,要調研。調研也是一個基本功。
我是做媒體的,我發現這些公司里也有一個做事的底層邏輯,就是注重調研,經常會用到采訪的方法。
比如,我遇到了問題,向前輩、帶教導師、參觀調研時遇到的人員等詢問,要學會問問題,是一個基本功。要精煉、準確、把問題問到點上,也體現自己的思考深度、全面性和自身能力。
比如,滴滴要根據自己業務需求,要開展一些關于司機的聯誼活動,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進行服務方面的培訓;要圍繞專車、豪華車等項目進行采訪,或者是以司機或乘客的身份進行體驗式采訪,從中發現需要改進的問題。又比如,滴滴在機場設置了休息間,但是利用率并不高,要調研采訪司機、乘客或機場人員等,來了解問題、思考改進。
這些都需要采訪。
采訪匯總了問題和建議之后,就整理做成ppt。接下來就是匯報。
匯報也是一項基本功。
我發現,這些名校的實習生們,大多數口才都很流暢,這應該跟平時的訓練是有關系的。所以,現在的90后、95后甚至00后孩子們的綜合素質是很強的。
匯報工作的時候,需要簡潔,不要啰嗦,一般都有時間限制。那么怎么在這個時間里,既呈現重點,又詳略得當,這可能需要匯報前的反復練習。
抓住匯報重點,這個很重要。前提就是理解領導的意圖、領會這項工作的目標。然后在匯報中,樹立明確的目標導向。
其實在談判中也是,心中要始終有一個弦,就是牢記我的目標是什么、我的底線在哪里,然后向對方爭取最大權益。
前面我也說到,工作中的細節,很重要。
其實這些公司看起來都是門坎很高,但也都是做具體的工作。把一項項具體的工作做好,其實就已經成功大半了。
比如,去給客戶安裝安全軟件的時候,之前要熟記注意事項,進機房哪些不能做、不能用自己的優盤,怎么與對方簽訂協議;操作過程中,怎么設置密碼、怎么快速求助同事或導師,怎么與同事最優化合作,怎么電話與客戶溝通;操作完成后,怎么與對方交接…………這些其實都是需要心細來完成的。
相反,如果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大意了、馬虎了,可能會產生重大的損失。所以,不要小看細節。
再比如,與客戶會談的時候,向上級匯報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提前檢試設備,連上電腦試試,而且ppt一定不要放錯了。那發現放錯了怎么辦,一定要第一時間暫停這種錯誤,及時糾正,不要想著扛到后面,可能錯誤會越來越大。
又比如,與客戶介紹產品的時候,那一定記得要帶著產品,那否則客戶提出來要見實物,或者想操作的時候,那又會很慌。
這些都是細節。
還有一點,在與客戶會談的時候,對方可能會提出參考之前的案例,那即使作為新手,也要多搜集這方面的案例,或者求助于領導或同事,以把準備工作做細致。
提前想到的,還有對方可能會問到的技術問題等等。
與客戶談判的時候,有時候需要資源互換,我們的目標就是爭取最大權益。比如,我給你的產品一定的曝光度,那你要給我一些產品等等。那么,在談判桌上,就是要時刻有一個目標導向,不管作為甲方還是乙方,都要有把握整場節奏的意識,不要被對方帶著跑。
再說回做方案、ppt的時候,一定要有不同的視角。比如客戶的角度、司機的角度、乘客的角度、公司的角度,等等。換幾個方向思考問題,這樣更全面。
那么一項工作的創意或方案來自哪里呢?我總結發現哈,包括要找以前的案例,積極向前輩求教,網上搜尋相關知識,還有就是自己的所學積累……其實說是創意,其實也都沒有太難哈,只要把任務分解了,就發現其實沒那么難。
當然,最重要的,想法要能落地,這是最有用的。
總之,任何一項工作或產品,其實最終都是服務人的。那么,也就沒有多么高深,用心都體現在細節里。
即使產品的直播帶貨也是這樣,你怎么介紹這個產品,那就是要準確抓住客戶的痛點和需求,有針對性地提煉這款產品的功效,再簡明地介紹。不求全,要求小而準,因為人的記憶是有限的,平均用力會導致都沒印象,要增強觀眾的記憶點。
那問題來了,總會有超出準備之外的問題,那怎么辦呢,可能就需要團隊合作,或者現場求助于同事了。
那這個時候就需要齊心協力把這個事情做好。
我們發現,在大公司里,是很注重團隊文化的,團隊協作很重要。
滴滴最開始去了三個人,一個是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女生、一個男生、一個42歲的已婚母親。這三個人性格都很有意思。
那個北大女生自稱平時很內向、很不自信,生活也很單調,朋友也不多。
那個已婚母親其實好久沒工作了,孩子讀了小學她才出來。這個人的工作經驗比他們兩位豐富一些,但是處理情緒的能力太差。她看不慣那個北大女生的一些做派,對她有情緒的同時,對其他人也抱以情緒。就在這個女生主動跟她說話的時候,她也不愛搭理她。甚至這個已婚大姐還跑去導師那里直接表示,自己跟那個女生處不來。
這也提醒我們,在職場,要學會控制情緒,是一門必修課。公司都是目標導向,把事情做好就OK。
那個男生呢,并沒有在兩個女生之間發揮粘合劑作用。
導師姜瑤一開始也不喜歡那個北大女生,覺得她跟團隊的氣場不合、不一致。后來經過深聊過幾次,姜瑤在改變自己的態度,用她的話說,成就他人,是一個人格局夠的表現。
那個女生后來找姜瑤聊,說他們一些人在一起騎車、玩游戲這樣的小團建活動,其實她是很喜歡的。能感受到她被這種團隊的溫暖而溫暖到,以前是她不怎么感受過的。
后來姜瑤就跟那個女孩說,可以多培養幾個愛好,讓自己內心有更多柔軟的東西。
我覺得這個建議簡直太好了——讓自己的生活豐富飽滿起來,自己的內心也會更明媚豐盈的。
后來那個已經母親被淘汰了,北大女生主動放棄,只有那個男生留下了。
其實,團隊合作在哪個公司,都是很看重的一點。在共同完成一項任務的時候,不強調個人英雄主義,而是效益最大化。
當然,團隊里的成員也存在競爭,那怎么處理好這個關系,就是一門學問。
奇安信有三個實習生,有一次做匯報,三個人分配好了講解的時間,結果其中一個女生講解超時了,在導師連續提醒她還有三分鐘、一分鐘的時候,這個女生依然在講解自己的部分。
結果,給后面小伙伴留下的講解時間就不到1分鐘。
其實我是不太認同這個女生的做法的。結果是,她講了這么多,依然沒有得到導師的肯定,因為她沒有講到點上。
抓住機會固然重要,但是從團隊出發,也是不利于團結的。
那應該怎么做呢,如果不是迫不得以,盡量在規則以內競爭,而不是自己主動超越這個界限,因為往往附帶著會有代價。
還有就是,有的高材生到了公司,面對一眾優秀的高材生,容易造成心理波動,體現不出自己的優越性。那這個時候就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嫉妒心顯得自己氣量小、能力弱、似乎就意味著自己輸了,那發現并學習競爭對手身上展現的優點,從而最快優化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更高級的競爭。
以上,是我觀察的一點心得。我們共勉吧。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部分內容為互聯網整合,文中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精品文章
熱門推薦